首页 >  太极资料 >  太极拳图解 >  正文内容

85式太极拳第78式上步七星

2017-18-08 作者:小拳王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谱诀: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逼上下提笼;    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有搅冲劈重。
    动作过程
    1.随左掌由左腿内侧向前上穿,左脚尖外撇,身体渐起左转,左腿屈膝前弓,蹬右腿,重心渐前移于左腿。同时,右手微下落,松开吊手成掌,掌心朝左(图264)。
    2.重心继续前移,左腿屈膝,重心全部落于左腿,身体继续左转,右足跟先离地,向前提起虚悬于左踝内侧。同时,左掌渐上抄至胸前;右手随右腿前提,自后向前移至腰前(图265)。
    3.右脚经左踝内侧向前迈出半步,前脚掌轻着地,成右虚步。同时,两掌继续前移,在两臂腕将交叉时握拳,右拳在左拳下侧穿出,两拳向前上掤,高与颏齐,拳眼斜朝里上。眼向前平视,眼神顾及两拳交叉前拥(图266、附图266)。

 

 


    技术要领
    1.由下势的左仆腿起立,要以腰胯带动。左脚尖外撇,继而上体平行前移,重心慢慢前置,左腿渐屈弓,然后右腿微蹬,提膝渐起,在左腿屈蹲坐实情况下,向前迈步。起立时,上体要正直,不可借助上体的前俯以提起后面的右腿,尤须注意两腿不可同时伸直而起o
    2.由下势接上步七星,下势不能塌裆坐煞,要意不使断,劲不使浮,虚不致散,势势相承,着着贯串,劲断意不断,断而复连。也就是说由下势承接上步七星,在形式上似乎有所停顿,其实意识仍在贯注,内劲仍在运转,前势后着,以意领身,以身随意,以身领肢,以肢从身,步动身移,似停非停,意随形生,形随意转,意来气至,气至劲放,上下进退连绵绵。
    3.两拳向前上掤,两肩不可因两拳交叉而上耸或锁住,亦不可扬肘,两臂呈弧形交叉曲蓄而圆满,两手合拳离胸不可过近、过远、过高、过低,两拳眼必须斜向里上。这是因为上步七星势的主要用法是,敌用右手自上劈下,我以两拳交叉朝前上掤住。如拳眼向上或向里,前者无拥劲,后者造成抬肘,既不能松肩沉肘,掤劲亦自然不足。两手合拳过近、过低,头部易受攻击,因敌之攻手已及我头部;过远则两臂伸直,掤劲不足,起不了掤的作用;过高则两胁侧门、胸腹正门洞开,暴露于敌,易受攻击。
  此外,两手握拳时机要恰到好处,不能太早,在两臂即将交叉时才能成拳,使之符合“去时撒手,着人成拳”的原则。两拳交叉向前上掤时,要有且掤且打之意,右脚有前踢之意。劲起于足,发于腿,主于腰,敛于脊,布于膊,贯注于两拳。节节贯串,动短、意远而劲长,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4.成右虚步时,左腿要稳定,身体不可摇晃、前俯,上体要保持正直,中正不偏;虚实要分清,应以左腿支撑身体的重量,不可用右足掌分担;腰要沉,裆要圆而虚,要裹裆、吊裆,不可夹裆(尖裆)、荡裆。两胯根撑开,两膝微呈里扣之意,裆自然能圆。会阴虚虚上提,不使其有下荡之意,裆自然能虚。裆的虚圆,能使髋骨的骨节撑开,并使髋骨周围的韧带撑开撑足,因而增加了伸缩旋转的灵活性及活动范围,使下盘轻灵而旋转无滞,并加强了腿部的承受能力以及弹性的弓劲,从而在技术上达到太极拳名家“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但依着何处,便以何处击之”的境界。
    用  法
    接前势,设敌用右手自上劈下,我即起身,身体左转,上步前进,两手变拳,同时集合交错做十字形掤住,或以拳直击敌胸。
    注释说明
    上步七星势,上步后两拳交错,下肢成右虚步,从侧面看,其头、肩、肘、手、胯、膝、脚七个出击点的位置,其形势布排恰似北斗七星,故名。所以《各势白话歌》说:  “上步就排七星拳。”上步七星在拳术上通称“七星势",亦有简称“七星捶”或“七星拳"的。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  “上步七星防上打,掤架之下直拳驰。”《全体大用诀》说:  “上步七星架手势。”说明上步七星的主要作用和十字手类同,都是以封掤防御为主、攻防结合的式子。所有手法都由十字手衍变而来。  “七星”除了头不可乱动乱用外,肩可以靠,肘可以顶,手可以击,胯可以靠,膝可以撞,脚可以踢。所以凡交手,必须眼顾“七星",·对
敌之“七星”严加防范,以免为敌所乘。
    戚继光《拳经》第五式“七星拳”诀日:  “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逼上下提笼,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有搅冲劈重。"此诀其实是对上步七星势的最好注释说明,也是此势的最好谱诀。故仍借重保留之。

上一篇: 85式太极拳 第七十七式下势
下一篇: 杨氏85式太极拳图解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相关推荐
    暂时没有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