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极流派 >  杨式太极拳 >  杨式太极拳技法 >  正文内容

"129式太极长拳"的

2017-18-08 作者:小拳王


 
      编者按:张楚全 男 浙江舟山人。1929年出生。1960年开始习练太极拳,先后师从王定良、杨澄甫先生的弟子赵桂恒及太极名家顾留馨等。是《杨式秘传129式太极长拳》的作者。该书已于1997年8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已重版三次,台湾大展出版社也以繁体字本出版了此书。
  本站站长周荔裳注:这套拳是我在《中华武术》杂志任职时,于1993年在舟山采访国际武术比赛时发现的。当时张老师表演的这套拳风格独特,动作大开大合、起落有序,换势分明,又充分体现出太极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动静有致的特点;既有杨式太极拳的舒展、柔和,又有一些类似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于是我专门采访了张老师,向他请教,才得知这是一套秘不外传的杨式太极拳长拳。我认为这是研究杨式太极拳是怎样从陈式太极拳过渡、发展而来的重要依据,因此,力劝张老师整理公布出来,供太极拳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学习、参考。
  当时,张老师刚从赛场上下来,正为他的得分还不及他只练了半年太极拳的弟子高(弟子练的是42式太极拳)、为得不到知音而生气,拒绝了我的采访。当天晚上张老师亲自到宾馆来找我,并与我作了一次倾心置腹的长谈,表示一定要认真整理这套太极拳,为太极拳的研究与发展作贡献。他克服了年龄大,又从未写过文章的重重困难,历经2年零8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使这套太极长拳得以问世。此后张老师又陆续撰写了一些有关太极拳的专著,至今笔耕不辍!
  
  太极长拳在保持太极拳十个要领的基础上,动作走势大开大合、起落有序,换势分明,名为129个招式,如分开重复动作、实际有150余个招式,是所有太极拳套路中动作最多的拳套。走架起始于中央,发于四面八方,方位变化多端,收势仍归原地,保持中土不丢。


  
    长拳套架有其动度均衡的慢动作,也有部分的快打招式,快慢相间。在走暗劲中结合明劲,慢速动行之间,腰劲突然一抖将劲发出,做到刚柔相济,体现阳刚之气。发劲之前不能有等待、停顿现象出现。如产生断续、这就不成为太极长拳的发劲。发劲采取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方式,发出之劲不出拙力,以加快运行速度,以速代力。发出去的劲,柔韧有力,这样就不致肌肉、关节、韧带僵滞,能保持练习者神态自然、运气顺和、不见气喘。练习者在发劲时有一种太极拳独特的风格。这套拳不仅青壮年可练,中老年人同样能练。
  《129式太极长拳》的特点是:运行方位全面,左右招式具有,能够扩大人体各部位的活动范围。一般常见的太极拳动作,往往存在单面练习,比如单鞭有左无右,拦雀尾有右无左,手挥琵琶有左无右。长拳套路中招式基本上能左右兼备,单鞭有左有右、拦雀尾有右有左、手挥琵琶左右都有、扑步下势有左有右、搬拦捶有左有右。在这一条件下,不论从拳术的技击应用上,治疗保健的医学原理上,人体生理运动规律上,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发挥上和内气潜转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就是在拳艺观赏方面也可增强他的美感。
  长拳对阴阳虚实相当讲究,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分阴阳,这是练拳最基本的知识。人们在练太极拳时,左右半身必须分清阴阳(虚实),左半身为阳时,右半身为阴;右半身为阳时,左半身为阴,以阴阳消长去推动拳势的动转。怎么去认定左右半身的阴与阳呢,这就需要以手中的招式去分清其阴阳。比如:拦雀尾的右棚势,棚势的劲点,在右前臂的外侧,棚出时,人的意念(大脑意识)就得贯注于此,这时大脑的左半球就起着主导作用,此时右半身就属于阳(实),左半身为阴(虚),反之也是这一道理。懂得这个道理后,就不难理解阴阳虚实的基本原理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体会全身每一个部位要分出阴阳虚实,做到陈鑫太极拳谚语中所说“人体处处皆太极”这一要求。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内部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太极拳锻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去调节人体内外阴阳平衡,促进身体健康,其次是训练技击实用。太极拳又有其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的练功原理。依此推理:意贯右手,气与劲就达至右手劲点;意贯左手、气与劲就到达左手的劲点。其实长期练太极拳者,他的感受就是如此。这样,就可联想到本文上段所述的。太极长拳招式左右俱练,对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保健治疗、攻防含义以及拳艺表演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 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之一
下一篇: 谈杨派太极拳的练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