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极研究 >  太极理论 >  正文内容

关于陈式太极拳内功心法你知道多少?

2017-30-11 作者:伟忠

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世代相传的国粹。练习太极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放松心情。而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流派之一,如果陈式太极拳的招式如果想要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就必须要有内功的辅助。那么如何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内功,我想这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然后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内功心法。

陈式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等招式都是需要陈式太极拳内功转化的,所以练好陈式太极拳内功对于陈式太极拳的练习至关重要。下面是对于陈式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的叙述,领架与运裆是陈式太极拳内功的主要手法。

陈式太极拳的两大内功心法

关于陈式太极拳内功心法你知道多少?

一、领架

陈式太极拳内功之修炼法,这对我们练陈式太极拳者都十分重要。究竟陈式太极拳功夫有多高,有多深,如何修炼,谁都讲不清楚。

对于陈式太极拳这门博大精深的功夫,很多人研究了数百年,依旧没有研究透彻。

有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其实“十年”并不算太长,如果没有掌握陈式太极拳的正确修炼方法,就算是练几十年也出不了门。我想关键是方法,所谓“引门入路须口授,功夫无息发自修”。这两句名言,道出了练功的要旨。

有人说古人功夫好,近人理论好。其言确实。自杨家的杨露禅,人称杨无敌,驰骋天下无敌手。

吴式的吴全佑、吴鉴泉,武式之武禹襄、李亦畲武功独厚。古代陈式太极拳各家都有过硬的功夫,在各家各派的传人中颇有轶闻详述,这里不赘。这些功夫皆来自真传和苦练,没有什么捷径。

在练习陈式太极拳内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基本正确的练法,就是要有一个抛砖引玉的师傅领进门。

所谓“领架”即是学练老师的架子,领悟架式的真蒂。架子正确与否关系到陈式太极拳的质量。

如不得陈式太极拳之神形,则练一辈子也是茫然,不成大器。当然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还是可以的,这叫普及陈式太极拳。若想精其技,趋大成者,非得老师拳架之神形不可。

性能形动而神静,意会而势灵。练陈式太极拳练的就是神、气、形三者,三者为陈式太极拳之含金量。“神者能轻灵,气者有刚柔,形者可纵横。”登此门堂者,方许为初成。所以学练老师的架子,这只是迈出第一步,如何走架运作,这里不妨作一些比喻。

我们要知道,一个裆是二个胯的组合,当我们在走架、推手时,两个胯的左旋右转,它的运作不完全相同,一个虚胯则另一个是实胯,一个是上提转则另一个是下落旋。

例如金刚的最后一个动作,在捣捶时它是前后上下的旋转,也是由裆胯的组合来完成。所以两个胯并非是同一个方向运作的,整个裆胯的运作,以及配合技击的打法,千变万化,我们把它叫作变裆。

二、运裆

练陈式太极拳功夫主要的就是练“裆”

裆是内劲的关键。陈式太极拳活与不活,全在于裆的运作。裆不活,动作必然呆滞。

裆胯是陈式太极拳的天机。所谓“天机”者,玄机关窍之意,凡动作变化全凭于此。不得此中奥秘,难以练成太极功夫。所以学练陈式太极拳主要练的是运裆。

“裆”是天机玄窍,没有裆的运作,就不存在赵堡陈式太极拳,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

为了使练陈式太极拳者有所启迪,我之所以要克隆太极,克隆某一个太极大师的拳架,甚至要克隆其精微之处,其中道理,亦包括于如何运裆,如何驾驭与全身之动作,能观微而达其精者。

裆跨在陈式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运作,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以前老师用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来比喻陈式太极拳裆胯的作用。木偶戏是用手来表演的,离开了手,就不存在戏文了。

我想这样形象化的解释颇为得当,余练功几十年深感“以裆代手”的重要性。如何“运裆”不可不知陈式太极拳高手郑老师,他之运裆极为精微,虽有若无,显于见微。

为什么说虽有若无为之佳者,大凡功夫高者深者,其走圈亦小,不显于形,所以若有若无,使对方不知其深浅,未能知其变化,深藏不露,适于灵变。否则的话,也容易给对方看出破绽,泄于活机,亦非高人之所为也。

陈式太极拳裆胯之运作还有一种联想的比喻,它就是像是手表中的一种叫“铊飞轮”又曰“鬼推磨”的摆轮。大家都知道摆轮是手表的基本动力,它是一种不固定摆轮的旋转,它是手表保持平衡运转的动力,且精确无误。

它与普通手表的摆轮不一样,普通摆轮通过一根轴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走动,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和摆轮本身的重量,造成轴位变化,从而出现速度和走时的偏差。只有像“铊飞轮”那样,摆轮不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上的时候才能抵消偏差。

这对陈式太极拳来讲,它也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裆即由两个胯组成,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固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这是一个太极图的摆轮,是陈式太极拳运作源泉,是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裆机。

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忽阴或阳、亦阳亦阴,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以裆代手”,“以身领手”是由裆胯带动手和全身动作,继之由裆胯来带动腹式呼吸,带动丹田运转,所谓“腹中有轮,旋转如规”。

使之“聚而鼓荡,状若璇玑,意活而运,气如轮转。”由外达内,由内达外,裆胯成为沟通之桥梁。当然也适用于其他门派的陈式太极拳种。余也曾试着操练过,其理一贯,一通百通,只是各人重视的程度不同而已。

心静如水百会悬,身动似蛇裆胯转。两脚着地滚涌泉,丹田储动达十宣。

一形连接上中下,左右旋转环扣环。一动百变在虚实,两仪真功形意神。

这首秘诀是由李宗有老师传给张顺林兄弟,当你练功到一定的阶层,你就会感觉到这首诗的珍贵之处。

在身法上要求身动似蛇,裆胯转就是以裆代手,也就是四大节,左右各二节,左右各管半个身躯,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任凭对方用多大的力量,听、化、拿、发功夫全在胯间。

秘传陈式太极拳内功述真

关于陈式太极拳内功心法你知道多少?

神凝意静,不僵不拙,自然合度,首尾一贯,一气呵成,滔滔不绝,长如江流。 神凝:精神集中之意。不论练拳或打手,如精神散漫,便会全失灵气。练拳难得宏验,打手肇失败之机,皆为病之在己。故我内家以精神为第一条件第一原则。

意静:头脑冷静。不可心浮气急,若此,必致四肢失灵、反应失常,伏失败之征兆。切切当心在意,置敌人于己意之完全监视中,才能置敌于己控制中。

沉稳:沉稳虽为轻快相对之词,如欲能轻快,但必从沉稳中下过功夫,否则不能至轻灵之境。所谓轻快,乃谓临敌每觉游刃有余的轻灵,而不是燥急而言。这两者是显然有别的。

要求神凝意静,必当在沉稳中见得功夫,万不可浮燥。而这个缓字,不要当作慢得错

过机会讲,乃是在缓中以求发现机会,自然可免缓不济急之弊。

松静:因有沉缓之教,则易导致凝滞不活之失,务求每一关节、每一肌肉都能松透,以精神照顾原则。如汤泼雪,须毫无拙力之渣滓存在。能致此,方能关节灵活,反应灵敏,不呆不滞,关防得紧,间隙全无,不予敌人可乘之机,反能在敌身信手拈来妙招即得。若非松净之妙,则何能致此? 不僵:内家练法要求意静而沉稳,但不可故作僵尸跳舞之状。此弊也,以致不能达灵活松透之妙。举凡虚实不分、开合不明、向背不知,皆有此病。其间大病,端在身手有无灵气耳。

不拙:拙的病,因其用力,所以见拙了。要知内家拳跟一般拳术大相径庭,不懂内家才妄自用力,用力便是等于离弃内家了。内家拳所用之力,不是普通拙力,而是用经过琢磨教育的纯劲。若开始入门便私心自用,不肯抛下笨力,岂能够把内家拳学好?

自然:活动要领,务求适应身体之自然,以腰脊为发动全身的枢纽。凡是不根据自然原则之拳法,直如遣人背负牛轭,徒施折磨,徒增劳苦。内家拳虽是以全身运动与技击为目的的一种活动,然其开合进退、升降浮沉,都是力求谋合自然原则,求身心能力的再发展。

合度:谚语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练拳的效果问题都受谚语支配。练拳的效果问题,乃是遵守原则的准确性的问题。而交手的胜负,乃是接劲取招的精确程度。这两者必求合度。此也是拳术精奇的核心。余足难足与论,较手本是一件非常直接的竞争活动。生物论之法则曰:最适者生存。文明社会不以战斗为生存手段,然缩小范围,胜败问题即合度问题,适者恒操胜算。因为搏斗运动中的技巧问题,实际上就等于从事者的身躯手足之位置、用劲的大小、取法的上下等等的求适问题。平时练拳,须不断地校正自己,明显地为这个目的而预备,就在这个“适”字上下功夫。要问胜不胜,先问自己合不合。故应在合度的原则下求磨炼。

上一篇: 一位隐于世的太极大师个人心得分享 拳友必看
下一篇: 不练太极 你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的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