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太极拳以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实际上就是遵循天体的自然运动规律的拳法。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是轻松柔和、圆活自然、上下相随、连绵不断、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螺旋缠绕、运劲抽丝。下面是太极拳小编为大家分享2017太极拳运动特点及领悟要点 2017年太极名家心法汇总,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最新太极拳运动特点及特征
1、刚柔相济的做法。
刚柔相济的理由是太极拳运动有“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由极虚到极实的过程,做动作时,刚劲渐渐长足,柔劲渐渐消尽;由极实到极虚的 过程,柔劲渐渐长足,刚劲渐渐消尽。由于太极拳运动有由极柔到极刚由极刚到极柔“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 能够表现出刚柔相济的运动形象。
2、螺旋缠绕的做法。
螺旋缠绕的理论依据是太极拳运动有以腰为轴带动肢体运动的转动和肢体做动作屈伸旋转运动的转动。由于这两种转动,在太极拳运动中就能 形成螺旋缠绕的运动2017最新太极拳运动特点及特征太极拳。由于螺旋缠绕的运动,所以有螺旋缠绕的动态形象
坚持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画圈运动,就能在太极拳运动中出现螺旋缠绕的动态形象。
3、运动抽丝的做法。
由于太极拳运动是快慢匀速的运动,就能产生运劲抽丝的动态形象。快慢匀速运动有两个过程,由极慢到极快是逐渐匀加速,一直到最陕至 极,称之为快长慢消过程,快长的量与慢消的量相等;由极快到慢是逐渐匀减速,一直到最慢至极,称之为慢长快消过程,慢长的量与快消的量相等。由于太极拳运 动是快慢消长平衡运动,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能够出现运动抽丝的现象。
4、轻松柔和的做法。
太极拳动作要求轻松柔和的依据是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是轻松柔和的,快慢匀速的协调运动状态。所以练太极拳要 求动作要轻松柔和,身心都要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存有杂念。做动作时要求轻而不飘,松而不散,柔而不软,和而不乱,上下协调匀速运动,就能达到轻松柔和 的动态形象。
5、圆活自然的做法。
圆活自然是太极元气团运动的自然状态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应用。做动作时不要直来直去,也不能用拙力,而要随着腰轴自然的转动,带动肢体自然屈伸旋转的匀速动作,就能表现出圆活自然的体态风貌。
6、上下相随的做法。
上下相随的理论依据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动作”2017最新太极拳运动特点及特征2017最新太极拳运动特点及特征。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运动的程序是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 转动带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这种传承转带动作,能使肢体运动形成上下相随、全身协调的运动。练太极拳按照源动腰脊转股肱的运动法则运动,就能达到上身运动 和下身运动协调统一,形成上下相随的动态形象。
7、连绵不断的做法。
连绵不断的理论依据是太极拳运动有“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所以太极拳运动中能够表现出连绵不断的运动动态形象。 做动作时要—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进行,中间不能间断,也不能停顿,那就是在上—个动作到位时,在似停非停之际接做下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能如此,就能在 太极拳运动中表现出连绵不断的动态形象2017最新太极拳运动特点及特征
8、虚实分明的做法。
虚实分明就是虚的动作与实的动作要分清楚。不能把虚的动作当作实的动作,也不能把实的动作当作虚的动作。虚 实是术之理,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为实,过渡动作或辅助的作为虚,重心在脚上的脚为实,重心不在脚上的脚为虚,只有知其动作的虚实属性,才能在练拳中作到虚 实分明。
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
一、虚领顶劲。
虚领顶劲指头部用意念虚虚往上领起,有如悬挂起来的意味,要求头部正直,下颏微收,不许左右偏歪,前俯后仰,或者随便晃摆,用意念虚领向上,精神就能提得起,动作才能虚灵中正。即《十三势歌》中称云:“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在此要特别注意“虚灵”二字,即“虚”且“灵”,颈部不可强直或使劲,强劲则脖筋涨起,血管贲张,脖子发硬,气血上涌,行动就不能轻灵,更不利于全身放松,致形于僵滞。
二、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指两肩分别向左右松开、肩关节放松有外张下垂的意思,松到两肩轻松到没有任何负荷的感觉,肘关节松沉下坠、肘不坠则肩不能松沉,意气难以贯达四梢,放劲也不以透达。大臂与小臂通过肘关节要保持浅弧形,不可伸直。两大臂及两肘总须与肋保持一拳之隔,如此才能在意气指挥下有松沉、圆活、灵变的意趣。初学者易犯端肩翘肘或耸肩扬肘,影响气沉丹田,不利于健身养气,也易被人所乘,且上肢运转不灵。
三、含胸拔背
不挺胸即为含胸,挺胸则气血上涌胸际,以至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下盘不稳固。含胸自然背拔,拔背的“背”,不能只理解为后背,它不仅包括后背、背肌,而且还包涵全部脊椎,因为脊椎同内脏诸器官息息相关,同整个身体神经也休戚与共,协调着内脏各器官的生理机能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而且脊柱两侧排列着各脏腑的腧穴,是人身气血的总会,脏腑的经气都由腧穴相互贯通。太极拳很重视脊椎,尤其是腰脊,要求脊椎能练到“节节松开,虚虚拢住,对拉拔长,节节贯穿”。太极拳锻炼之所以能对多种慢性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而延年益寿此即其理之一。
四、松腰
在练拳过程中,要求动作完整,“一动无有不动”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上下相随”。关键都在于“以腰为轴”。只有在腰的统带下活动,才能做到“完整一家”,才能“劲整”。
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三个字,腰松开沉下有助于气沉丹田,上体气不上浮,下肢沉稳,两足有力。腰直表明中轴不弯,才能转换灵活,发劲完整。
要做好腰部的松、沉、直。必须要有沉胯、屈膝、敛臂相配合,沉胯屈膝才能充分发挥腿部肌肉的效能做到“胯随腰动”。胯不沉落腰就松不开,裆也不能撑圆。敛臂(臂部自然下垂,不可向后厥,尾骨微向前舔)即有利于调直身腰,尾闾中正,维持全身平衡,腹肌也容易放松,更有利于气沉丹田,呼吸深长舒展。腰的松沉配合敛臀沉胯屈膝,既是练出腰裆劲的关键,也是全身上下完整灵活的枢纽,上下身的虚实变化,发劲的完整透达,都在于腰裆劲的灵活转换。拳论指出“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太极拳。”也就是说在练拳过程中有不合适处,不得劲时,问题主要从腰、腿上去寻找原因和调整解决聚效
五、分虚实。
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又云“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以上是前辈的总结,足见分虚实的重要。
分虚实有三层意思:
第一,两腿要分虚实,太极拳经常以单腿支撑为过渡,即左腿实时右腿虚,右实则左虚。这里要注意的是虚实的变换是渐进的,不是突然变化的。以搂膝拗步的左弓箭步变换成右弓箭步为例“弓箭步定式的虚实分配”,如果将一步的跨度分成三等分的话,此时全身重心的垂直线应该落在左弓步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实。右后蹬腿虚,然后重心逐渐前移至右腿缓缓提起,运经左踝内侧,此时左腿支撑着全身重量为实。待右腿开始弧形向前迈出,脚跟先轻轻着地。然后前腿撑后腿蹬地将全身重量从左腿逐渐向右腿过渡,至全身重心垂直点落在右跨前腿的前三分之一处成右弓箭步,这是两腿的虚实互换。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虚腿不等于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之意”,即有预动之势。“实腿也不是全然占熬”,内中要贯注精神,有上提之意。此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阴阳(虚实)互为其根。
第二,太极拳要求虚实不仅在两腿,而且要求全身各部位都要随时处分虚实。拳论指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再以搂膝拗步为例“当下脚步在互换虚实之时”(如上述)左手向下向左经膝前搂过至左膝外侧,是左手的由实变虚过程,同时右手上绕经耳际向前推出,是右手从虚变实。与此同时,左右胸、背,以及两肾的抽蓄带动腰胯都在互换虚实之中,有一处不协调,身形就散乱不整,就达不到“上下相随”、“仙外相合”,更做不到劲力的完整一气。
第三,另一层意思即虚实不能截然分开,即虚中要有实,实中要有虚。再以搂膝拗步为例:右腿前蹬时腿内旋,小腿外侧为实,里侧为虚。同时右手推出时臂外旋,小臂尺骨一例向外伸展为实,挠骨一侧为虚,右手运到前方,展指突掌,掌心为实,掌背为虚。
就人体为言:左为阳,右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阳:为实、为开。阴:为虚、为合。此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互为其根。”
六、“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用意”“练意”的意气运动,前辈总结称:“心静用意”;“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令、气为旗、身为驱使”。练拳时要以心(大脑、意识)为发令者,气是奉令而行的传令员,四肢百骸是受命驱使的战斗群体。如果将一身比作一个大兵团:心意是兵团的司令部,气是传令的各通讯网络,四肢百骸则分别为各兵种的战斗部队。不论参与主体性战役(进行推手战自卫),或在平时进行多功能的综合性练兵(自己盘架子或练功),都必须受兵团司令部(大脑)的统一指挥,故一举一动都要用意(意识、意念、心意)不用力(拙力、笨力、僵劲),做到先意动然后形动,即“内不动、外不发”,故练拳始终要看重用意,肢体动作不过是“意”的形体表现而已。也就是说:练拳一开始。在作预备式(也称无极式)时,就得心静下来排除杂念,用意识告诉自己:“现在要开始练拳了,停止一切其他想法”,自觉全身放松,各部位基本符合要领要求,然后开始动作,既动以后,就应尽量全神贯注不断由意念来指挥,领导、检查每一个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园活性。当然思想还会不断溜号,就需要及时发现,并及时把它收回来继续注意练拳,如此将不断溜号、发现、收回、再溜号、再发现、再收回,经过无穷次反复、拳势逐步熟练,意趣逐步浓厚,甚或尝到甜头;思想就能逐渐少溜号以至不再溜号,这本身就是一种意念锻炼的有效过程,是学练太极拳的有效组成部分2017年最新太极拳领悟要点。
七、“上下相随”
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腿,通于脊背,形于手指,曲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上下相随是锻炼整体劲的关键之一。
“上下相随”的核心在于意气的灵换,以腰为轴,周身协调一致
人的脚好比植物的根,能使身形稳固。这种稳固性的要以腰裆控制,腰是一身的主宰,是总枢纽,由腰发出的劲,向下可以通过腿而到脚下;向下可以通过脊背、肩臂灌注到手指,故此不论做任何动作,都要全身上下各部位协调一致,完整一气,使脚与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形成一个整劲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以腰脊为中轴,使周身九个主要运动关节,劲、脊、肩、肘、腕、腰、胯、膝、踝,依次贯患起来,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不静无有不静,才可称做到了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的另一个关键要做到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也就是说在练拳过程中的上肢与下肢,尤其是相互对称的关节要相互配合,互相呼应,同时身躯各部位也都要同时与之相随,使身、手、步和眼神都须对准一个方面,使力点和注意力都集中,周身一家。拳论称:“上下相随人难侵”。拳谚云“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拔草,手到步不到,打着也不妙。”
[NextPage]2017年最新太极名家心法汇总
一、陈鑫《太极拳论》
原句: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一丝不假强为,强为着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
意译:所谓太极拳,实际上就是遵循天体的自然运动规律的拳法。阴阳(这里指所有正反的两面)的转换,一点都不会去强求,主观强求的就不是太极拳符合自然运动的道理了。精神(内功)上重在于藏和蓄,不可流于表面
二、孙禄堂先生
道本自然一氣遊,空空靜靜最難求;
和來萬法皆無用,形體應當似水流。
意译:大道是遵循自然一体的,空和静是最难的境界。所有的练拳技巧都没有必然规律,只要记住身体像流水一样就行了。(这里用流水的柔和变来比如自然,不强求)
三、王芗斋先生
原句: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遍体弹簧似,开合一定间,任凭千斤力,漂浮并不难2017年最新太极名家心法汇总2017年最新太极名家心法汇总。
意译:所谓的棚劲,就像水托着船一样,先充实丹田之气,然后顶头悬,身体像弹簧一样,开合自然,就算有千斤之力,要像船一样漂浮起来也不难了。
四、杨露禅先生
原句:“圈内打人,圈外推人”
意译:杨露禅教了全佑功夫,全佑是杨的三大弟子之一,善柔化,是为吴家太极之始祖。 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 全佑尾随不舍. 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 全部功夫都已教你, 没有一招留起, 总之你记著, '圈内打人, 圈外推人' 便是。“
五、陈长兴《用武要言》
原句: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意译:太极拳的进攻都随着心的主宰而发出(这里强调了太极拳的意气为君),要能够懂得自己和对手,随着情势变化而变。
六、郝为真先生
原句:“初练(太极拳)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2017年最新太极名家心法汇总。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意译:刚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就像身体在水里,脚踩在地上,动作总有阻力。第二个阶段,就像身体在水中,脚也浮在水中,像水一样能运动自如。第三个阶段,身体很轻快灵活,脚像在水面上走一样,在高高的悬崖上面的薄冰上走一样,神气收在内心,不会有一丝散乱,这个时候,拳就练成了。
七、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
原句:无贪无妄:习练太极拳最忌贪多,尤戒妄动,凡运用与姿势均求其正确,庶练成后不致犯病,而精进自易,若贪若妄者,成就终鲜,此弊初学十九难免,切宜注意。
直译:学习太极拳,最怕求快求多,特别不能擅自改动,动作和心法都学正确,那么练成之后就不会有错误,精进也很快,如果求多,而且任由主观上的改动发展,就不会有所成就,这种错误十个其实有九个会犯,一定要注意。
八、无名大师
原句:“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水走船不走2017年最新太极名家心法汇总太极拳聚效”
意译:
空手握锄头,讲的大体上是初步开悟时候的事,双手要放空。
步行骑水牛,应该是中期修行时候的事,表面上挥汗如雨,辛苦步行,可内里却是菩萨的清净妙行。
人在桥上走,这句讲的应该是后期修行的事,功德圆满之后,离理想还差一座桥,对应“炼神还虚”的功夫。
桥流水不流,这句讲的是成佛之后的境界。简单说来就是“静的动了,动的静了,有动有静。”